中山大学最新研究:破解癌症耐药机制,锁定关键治疗靶点
肾细胞癌(RCC)仍然是一个严峻的临床挑战,其特点是极易发生转移,且对靶向治疗常出现内在或获得性耐药。然而,关于舒尼替尼耐药及肾细胞癌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肾细胞癌(RCC)仍然是一个严峻的临床挑战,其特点是极易发生转移,且对靶向治疗常出现内在或获得性耐药。然而,关于舒尼替尼耐药及肾细胞癌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在近期隆重召开的2025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期间,同步举办的“2025泌尿肿瘤高质量发展论坛”备受瞩目,国内外泌尿肿瘤领域顶尖专家分享了众多前沿诊疗技术与转化研究进展,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肿)的刘卓炜教授即受邀分享了其团队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的系列创新性研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团队建立了260个胰腺癌类器官系,并进行广泛的多组学分析和治疗敏感性评估,揭示了化疗耐药的潜在机制。